历史文化学院开展党总支书记讲党课活动
为进一步坚定全体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坚守入党初心,按照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0月17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在博学楼801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党总支书记讲党课活动,由党总支书记胡琮禹主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体师生党员参加了党课。

胡琮禹书记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丰富内涵、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时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主要内容。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党的干部的生活作风等。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十八大以来,为了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央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并进行了各主题的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是一种政治资源,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跟党走,为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要法宝。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本次党课使广大师生党员明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深刻内涵,以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时代意义,表示要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守初心、担使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次党课活动也进一步凝聚了师生党员永葆初心本色、勇于投身实践的思想共识,推动了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